PG电子官方网站

信息公开

分数线超越普高!深圳多个中职专业爆火背后这些现象引关注

  每年中考结束后“普职分流”都备受关注。当大家还在调侃“六月考试不如意,九月职校做兄弟”时,今年深圳多所中职学校的分数线个中职学校高分专业录取分数线超过公办高中录取最低线。

  一方面,高分中职专业火爆,录取分数线比公办高中还高,学生成了用人单位争相抢夺的“香饽饽”;另一方面,中职学校整体上招生依然困难,学生被录取了还想方设法要离开。职校“冰火两重天”趋势日益明显,亟待整合资源,改善供给。在此背景下,9月开学季,深圳市政协民进界别举办 深聊会 以“高质量发展我市中等职业教育”为主题展开探讨。

  今年深圳中职录取的前四高分专业,录取分数线分)。有自媒体统计,今年深圳中职学校30个高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全部超过公办高中录取最低线分左右为公民办高中录取分界线个高分专业中,包含计算机相关专业、三二学段的专业、药物制剂专业、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计算机专业一直是考生的报考大热门,紧跟产业需求开设的新专业如新能源汽修专业,也受到热捧。

  有媒体梳理教育部公开数据发现,中职学校数量自2009年起连年下滑。其中,2013-2022年,中职学校数量连续十年累计减少3039所,招生累计减少249.1万人,高职院校则累计增加192所。

  市政协委员,罗湖区政协副主席,民进深圳市委会副主委黄海燕指出,现在提到去读中职,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没考上高中。实际上,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专生”的地位要远远高于高中生,正常情况下,只有没考上中专的学生,才会选择读高中。

  福田区政协委员,深圳艺术学校舞蹈教师、深圳市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民进深圳市委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胡刚正是20世纪80年代的“香饽饽”中专毕业生。他调侃道,当时大家挤破了头要考中专,中专学历之前含金量相当高。而如今,这代人提起自己的学历,在骄傲中还带着些许尴尬。

  长期以来,关于职业教育的偏见根深蒂固,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据中国青年报社2021年的调查,有关职业教育,家长们的顾虑主要集中在——54.7%的受访家长担心校风不好,影响孩子;51.8%的受访家长直言社会观念上有偏见,说出去没面子;50.7%的受访家长担心教学质量不高,学不到东西;34.4%的受访家长担心毕业后找不到体面的工作。

  但一个职业分工合理的社会,不仅需要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第二实验学校教师,民进深圳市委会教育委员会委员苏畅认为,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高级蓝领应该比普通白领过得好,只是现在大家普遍还没法接受这点。在杭州就有理发小哥凭借精湛的理发技艺被认定为“E类高层次人才”。《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显示,E类高级人才可获得每月2500元的租房补贴。

  罗湖区政协委员,深圳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民进罗湖区基委会副主委玄力竞认为,提到职业教育,大家关注点聚焦在学生的“入口”和“出口”。就读中职的学生,出口有两个,一个是就业,一个是升学。

  他介绍,就业方面,中职毕业生就业层次偏低,当前就业压力也较以前更大。如会计、计算机等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多去超市做收银员,现在的大型超市大部分成规模使用了自助收银系统,一定程度上对这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压力。升学方面,升学是深圳中职毕业生的主流方向,但如果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技术要求没那么强,回到传统的文化课教学模式,中职学生又学不过普高的学生,参加高考依然没优势。

  有职校任职经验的龙岗区人大代表,深圳市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民进深圳市委会委员肖红春也持同样的观点,她表示,早些年中职学校就已经开设高考班了,这些年高考班更是规模越来越大,这其实削弱了职业教育本身的价值。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方面某种程度上不如普高学生,技能学习又被削减了,本来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最后职业技能上没有体现出特别的优势,出现了“两不靠”的尴尬局面。

  玄力竞提到,就升学来说,职高毕业后能有机会升学到高等职业学院,像深职院、信息学院,学生也确实学到了一技之长,找工作不困难,社会认可程度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对此,罗湖区政协常委,深圳市布心中学校长,民进深圳市委会委员晏清表示认同,职校生有职业技能加持,在出口上如考大专院校时有优待,能够给予职校生一定程度的倾斜,这对学生和家长都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怎么样才能有更多升学机会?《职业教育法》明确: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在招生计划中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取单独考试办法,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这表明,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上本科,还可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法律层面畅通了职校学生的发展通道。

  不过,肖红春指出,虽然国家不断出台利好职业教育的政策,但政策红利还没有得到兑现,实际中还遇到很多的壁垒和制约。建议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扩大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计划,满足中职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

  曾在国家级艺术综合类重点职业高中深圳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了15年的晏清介绍,早些年因为就业前景好而受热捧的职校,后来为什么不行了呢,因为家长看到就业没以前好了。

  她表示,现在就业形势确实跟早些年不一样了,职业教育如果要突破瓶颈,就要打造自己强大基础和特色,让家长看到孩子未来的出路,家长才能慢慢接受孩子就读职业学校。发展职业教育,打铁还需自身硬。

  “如果一所职校,能让学生和家长以考上为骄傲,毕业了还引以为荣,那还愁招不到学生?”晏清认为,职业教育本身“打铁不够硬”也是制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职高专业适配性较弱,课程设置老旧,学生很难学到对口社会需要的一些职业技能。

  深圳市龙华区振能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李颖瑶就亲历了不少案例,她教过的学生中,有的成绩不好,父母就特意带着他到中职学校去看,给孩子讲再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到这里上学。在大部分家长的固有认知里,职校就是打架斗殴、抽烟早恋的地方。

  李颖瑶表示,如果职业院校能把自己的形象提升起来,让家长知道去那里是有学习氛围的,能学到东西的,只是文化课相对简单些,都是能接受的。同时在顺应产业升级的基础上,职校紧跟产业需求开设新专业,何须担心前路?假如职业学校能源源不断地给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社会上“重普轻职”的认知自然就会得以改变。

  她认为,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在故宫修文物》就炒热了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所以职业教育社会观念的转变没有那么悲观。”李颖瑶说。

  在改变家长观念方面,深圳市鹏达高级中学校务办公室副主任张畅建议,职校可以开设家长学校,开设一些实用的、能快速掌握的、有意思的技能培训课,向社会公开招募家长学员,源源不断地邀请家长走进职校,让家长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职校的课程体系、就业前景等。

  “就连著名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教授何帆都去考电工证,作为第二职业也好,作为兴趣爱好也好,多有典范效应。”

  邀请家长走进职校学技能,这是双赢乃至多赢的举措,对家长而言,多学习一门技能,是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对职校而言,是多元发展的一种路径,能够让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包容度、接受程度更加多元、更加开放。

  苏畅也认为,职业教育社会氛围跟家庭氛围营造,应该从家长这一代就开始,因为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包括现在倡导的“双减”,也是希望大家不要产生剧场效应,大家都站起来,结果还是看了一场一样的电影。社会在变,考察的方式也要改变,如果考察方式能跟着改变的话,中等职业教育的破局就能迎来全新的局面。

  80后90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记忆,小时候被问及长大了要做什么,答案清一色的“科学家”“教师”。苏畅分析,因为当时的孩子们只接触到这两个行业,老师是他每天接触的人,科学家就是电视上经常说到的人。

  而10后孩子们的答案则很丰富,“公交车司机”“手机贴膜师”“汽车修理工”……各种各样的答案,可能和“大国工匠”的宣传导向有关。

  基础教育如何能够帮助职业教育呢?张畅认为,就是做启蒙。他本人当班主任时,拿出班会课和自习课出来做分享课,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从业者走进课堂,给孩子进行职业启蒙。

  对此,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民进深圳市委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尹泽利建议,深圳市在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加入生涯规划课,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引导孩子做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有职业启蒙,也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让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职业准备。

  据市教育局职业与终身教育处三级主任科员路宁介绍,目前深圳全市共有19所职业教育院校,公办17所、民办2所,在校生约4.2万人,教职工有4282人。

  她对与会嘉宾的意见建议衷心感谢,并表示,教育主管部门将充分吸收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上,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深圳方案”。baraberto.com